近日
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光伏項目
——國華投資山東墾利100萬千瓦
海上光伏項目首批發電單元正式并網
首批并網發電單元
為中鐵大橋局承建的14號回路
并網范圍為14回路中
6臺箱變所控制的46個光伏平臺
電能通過海底66千伏光電
復合纜跨越海堤敷設至海陸轉換井
再經66千伏陸纜送至陸上升壓站
升壓后并入國家電網
國華投資山東墾利100萬千瓦
海上光伏項目
是我國最大開放海域海上光伏項目
首批并網發電順利完成
為我國乃至世界海上光伏產業規模化
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風、浪、潮
是海上施工必須面對的難題
在黃河入海口的東營紅灘
有一群追光者
他們踏著潮汐出海
掐算著風浪施工
在海中立樁、吊平臺
追逐陽光
化光為電
他們來自中鐵大橋局
奮戰在我國首個百萬千瓦級
海上光伏項目——
國華HG14海上光伏項目
展示著
“建橋國家隊”海上施工的實力
11月17日12時30分,紅灘附近海域的潮水到達一天的峰值,一艘滿載雞蛋、肉類、蔬菜、調味品還有快遞包裹的交通船,從紅光碼頭駛向海中蘇連海起重28浮吊。
“我們在海上分成兩個作業區域,四艘大型吊船,為了抓住每天的‘天窗期’施工,技術員和工人需要住在船上,等待最佳時機。”隨船出海的項目書記夏海赟介紹。
他口中的天窗期,受風、浪、潮的三重影響。
海上光伏項目通常離岸較近,水深較淺。紅灘每天有一到兩次漲潮,潮位最高時水深也不到5米。由于運輸和作業船舶有吃水深度要求,施工人員只能在潮峰作業。而且,每天的漲潮時間比前一天晚近一小時。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每天都有作業的機會。遇到5級以上大風或者海浪晃動劇烈的時候,都不能進行施工。
“海上的情況瞬息萬變,雖然潮汐有規律,但風和浪有時卻讓人措手不及。”夏海赟回憶,有時現場的技術員和工人準備了幾個小時,但突如其來的大風大浪,讓他們只能回船艙等待。
觀測、等待,抓住最佳時機是追光者與自然的博弈。
坐在交通船上,刺骨的海風吹得人有些打顫,眺望遠處的海面,看似沒有大浪,實則急流涌動。交通船體積較小,坐在上面,還是能夠感到明顯的晃動。
13時30分左右,我們輾轉登上了華勇起重02浮吊,工人們正將當天要插打的鋼樁從運輸船吊到浮吊上臨時存放,等待當日的天窗期。
南區項目技術負責人唐文指著海中一個巨大的十字形裝置介紹:“這個是導向架,用來給鋼樁定位的,4個頂端的圓圈就是鋼樁插打的位置。施工時用吊機將鋼樁插到圓圈中,再用振動錘將鋼樁打到水下泥土層中。”
光伏平臺都是工廠預制好的,每個光伏平臺下面有4組固定的支腿,與之對應的4根鋼樁的位置必須精準,否則就無法安裝上。

因此,插打鋼樁前,施工人員要先用GPS將導向架定位在施工區域,來確保每4根樁都打在設計位置。
眺望海面上一排已經插打好的樁基礎,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約2米,水中約4米,深入水下土層的部分約17米。
“今天這種海況,打樁是沒有問題的,但沒辦法吊裝光伏平臺。”唐文說,每個光伏平臺頂面長60米,寬35米,面積有2000余平方米,面積大、厚度薄、重量輕,施工時風浪一大,就晃動得厲害,無法與樁基礎精確對位。
并且,光伏板是玻璃材質,晃得太厲害就容易與樁基礎和旁邊已經安裝好的光伏板磕碰,一旦碰壞就需要在海上更換,但因海上施工的局限性,更換需要工作船加登高車相互配合,難度和風險都是遠高于陸地施工。
熟練、精準,高效高質施工考驗著追光者的專業水平。
在28號平臺結束采訪后,我們乘船返程。現場調度趙斌中途從交通船登上華勇起重08浮吊,每天他和現場施工人員都住在海上,做好隨時施工的準備。
我問他,在海上的生活是怎樣的。
“在海上等待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施工的計劃和準備,調配好船舶、材料、人員和設備等,不忙的時候,會和船長、船員、工人們一起吹吹牛、打打撲克。”趙斌笑著說。
項目部為每個作業區配備了無線網卡,解決海上信號差的問題,讓他們能夠打發時間,與家人聯絡。
交通船駛過南區等待作業的77號機位時,能夠看到船上有人在曬衣服,有人站在甲板上靠著欄桿遠眺,有人坐在房間門口刷手機……
遠處,成片的光伏板壯觀、整齊,背后映襯著暗紅的紅灘、碧藍的天空,以及深藍的海面、多姿的白云,時不時還有海鳥飛過。這美麗的風景,日夜陪伴著這群海上的追光人。我們驚嘆之余,不禁用手機拍攝,記錄下這一幅幅壯美的畫面。
這片光伏的用海面積為1223公頃,預計工期6個月,目前中鐵大橋局首批建成的46個光伏平臺已經并網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17.8億千瓦時,大約能滿足267萬普通中國城鎮居民一年的用電量,有效節約標準煤50.3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4.47萬噸。
目前,中鐵大橋局承建的43個新能源項目中,27個項目已建設完成,裝機容量2586.1兆瓦。項目建設取得的成果中,全套深水負壓設備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衛星定位+水下攝像+BIM”的水下可視化精準定位方法,解決了導管架水下對位難的難題;大容量風機吊裝工藝,成功實現全國首批10MW、亞洲首臺13MW、全球首臺16MW風機順利安裝;海上風電高強灌漿料、智能吊裝系統等材料及設備達到行業前沿水平。
堅守、付出,鑄就人與自然和諧的工程,是大橋局追光者的使命。
中鐵大橋局
作為最早探索海上施工的建橋企業之一
截至目前
累計中標新能源項目43個
含風電、光伏、測風塔
大部件更換、海纜保護、科研等
取得相關專利、技術專著
標準、工法以及各類獎項等
131項成果